close

知名台灣雕刻家朱銘(本名:朱川泰)於23日 驚傳在士林區住家中輕生,享年85歲,消息讓各界都相當不捨,令人相當惋惜。在他85歲的人生,給世人留下諸多名揚四海的作品,在緬懷大師之時,也讓我們一起重溫他的經典作品吧。

▲雕塑家朱銘(圖/中央社)

Exhibition / 展覽
1981年,於紐約漢查森藝廊一展成名;
1991年,倫敦南岸文化中心個展,成為首位於該中心舉辦個展的台灣藝術家;
1995年,日本箱根雕刻森林美術館回顧展;
1997年,巴黎梵登廣場舉辦個展展出「太極系列」,成為少數獲此殊榮的藝術家;
2004年,新加坡美術館「朱銘2004-05:新加坡‧背景」,新加坡全島各處展出朱銘的雕塑,包括新加坡樟宜機場、富麗敦酒店外公共空間、新加坡美術館等;
2006年,位於中國美術館舉辦「太極系列」與「太極拱門」回顧展;
2010年,展出「人間系列」回顧展;
2014年,香港藝術館展出「刻畫人間——朱銘雕塑大展」;
2015年,「太極系列」的雕塑於新加坡植物園展出,展期為期5個月。

▲朱銘「人間系列」作品「紳士」(圖/朱銘美術館)

朱銘是家中老么,家境清寒,小學畢業便輟學了。儘管如此,朱銘日後的藝術成就備受國際肯定,並於2003年獲得輔仁大學頒發的名譽藝術博士學位,2011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頒發的榮譽文學博士學會。1953年15歲的朱銘成為台灣木雕大師李金川的學徒,負責媽祖廟的修繕。當時他並不知他日會因雕刻,成為台灣當代最傑出和最受推崇的雕塑家。他人生一大轉折,是他於1968年成功拜師了台灣雕塑大師,現代雕塑先鋒-楊英風教授,成為了他的門生。並在楊英風建議下,原名「朱川泰」改為「朱銘」。從此雕刻師「朱川泰」走入了歷史,視覺藝壇「朱銘」橫空出世。1976年3月,朱銘首次藝術個展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行,個展呈現他的「鄉土系列」作品,造成轟動,5天展覽延至一個月,之後延至一年。從此朱銘在台灣藝術領域一炮而紅,成為台灣鄉土運動代表人物。

▲朱銘「鄉土系列」作品「同心協力」(圖/朱銘美術館)

「太極系列」
朱銘身形瘦弱,在楊英風鼓勵下練習太極拳,並成就了日後最廣為人知的「太極系列」。1977年,朱銘在日本東京中央美術館舉行首次海外大展,推出「太極系列」。這組半抽象或抽象雕塑宛如太極拳招式的演繹。簡單卻充滿力量的雕塑升華提煉了太極的精神,跨越文化疆域。朱銘由此揚名國際。

▲朱銘「太極系列」作品「單鞭下勢」(圖/朱銘美術館)


▲朱銘「太極系列」作品「太極拱門」(圖/朱銘美術館)


「人間系列」
「人間系列」自1980年代推出後已有四十多年,系列幾經探索發展,始終未曾完結。朱銘看到生活蘊藏無限可能。這個系列有趣好玩,多樣多元、富有探索。從木頭到石頭、陶瓷、海綿,在平凡中創造出不平凡。最初朱銘以簡單粗獷的刀痕和鮮艷的顏料,刻畫異常鮮活多彩的人,隨著對世界的反思愈來愈深,彩繪木雕顏色也便慢慢淡化,成為純粹的黑與白,最後回歸自然木色。

▲朱銘「人間系列」作品「休息」(圖/朱銘美術館)


▲朱銘「人間系列」作品「人生百態」(圖/朱銘美術館)


身處台中,想看朱銘大師名作,其實不用搭車跑去金山朱銘美術館。在台中國家歌劇院附近的市政北七路上,便有朱銘最著名的太極系列作品之一【轉身蹬腳】,人物上半身向後轉,雙手微收,單腳向後曲起作勢踢出,作品穩重展現太極對招的動態和平衡感。

您可以選擇一個週末,漫步台中七期重劃區,除了看著
人流穿梭的新光三越、大遠百,氣派摩登的台中國家歌劇院及流光璀璨的頂粵吉品、鹽之華、一膳等頂級餐廳外,也別忘了欣賞這些街景藝術。讓我們一起感知世界,發現更多的美和驚喜,願每個人都能找到內心的平和與寧靜。


延伸閱讀:
五月報稅即將到來,善用三訣竅為自己省荷包!
投資或自住購屋前必知!「這4種房」絕不會賠售
「以人為本」用心提升居住品質及社區價值 
特色住宿大推薦!中部免裝備輕旅行,與大自然來場浪漫約會!
日本米其林餐盤推薦鰻魚飯登台, 還有「這幾家」鰻魚控不能錯過
藝術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‧Life 的頭像
    A‧Life

    A+Life|中台灣優質生活情報站

    A‧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